首页 > 清穿之娘娘她是东北滴 > 第174章 士为知己者死

我的书架

第174章 士为知己者死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就在快飘雪的时候,十三爷回来了。
他还带来了乌珠穆沁部的消息。
人多眼杂,为了避免走漏风声,他特意连夜赶到了四爷的庄子上,亲自跟他说明情况。
“孟古青化名塔拉,自称是老亲王的私生子。
她先是借调了敖汉部的阿穆尔世子的兵力,偷袭了两个营部,借此壮大队伍。
然后又到处收缴老乌珠穆沁亲王的亲近势力,现在乌珠穆沁那边已经大致实现了一统。
这两年内她也打了不少胜仗,收获了丰厚的牛羊,估计没多久大清这边就会让她承袭爵位了。”
胤禛点点头,孟古青能以一介女流之身牢牢掌控偌大的蒙古部落,确实令人刮目相看,有几分巾帼不让须眉之色。
十三都忍不住夸赞:“这位孟古青真是位蒙古奇女子,带兵打仗很有一套!我去拜访的时候,他们刚和相邻部落发生冲突,她冲在最前面,真有万夫不当之勇。
不过她也受了伤,脸上一条狰狞的刀疤,看上去真是吓人一跳。若说她是京城四贝勒的侧福晋,真是没人敢相信了。”
孟古青现在真的做到了她说的,代替额吉阿布,守护好整个部落。她是个很好的亲王。
十三又接着低声道:“见我去了之后,孟古青问了你们的近况,又说当日誓言绝不作废,若是四哥有所需要,她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说完之后,他就盯着胤禛的神色。
胤禛微眯了眯眼睛,没有开口说话。
满室寂静
过了许久,十三才动了动喉咙。
“四哥,你是我亲哥哥。无论你做什么,弟弟我都鼎力相助。”
十三怎么会看不透他四哥的布局呢?
富察氏家族,蒙古部落,镶白旗,镶红旗,户部,贸易,农业,桩桩件件,都在为了大业布局。
虽说现在显于人前的是直郡王和太子,但是一旦他们二位下马,资历最雄厚的就是他了。
可是偏偏,最妙的是他立了一个闲云野鹤,不在乎权势,只在乎民生的人设。
十三心跳得越来越快,从来没有哪一刻,他这么清晰地明白四哥的深意。
四哥将青福晋假死逃脱一事都能告诉自己,乌珠穆沁那边的事情也是事无巨细地让自己去调查,这是真真切切把他当成了自己人,把自己当成了兄弟。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讯号,四哥他需要自己。
十三强自按捺住内心的轰鸣,眼睛亮得可怕,直直迎着胤禛的目光。
那一刻,二人的心从未贴过这么近。
有些话不必说,就已知道答案。
士为知己者死,十三想,他愿意陪四哥走一遭。
成王败寇,是非功过,他都不在乎,只要四哥需要他。
这夜,十三是留在庄子上过夜的。
胤禛回到长宁的院子里,习惯性地往旁边看去,果不其然,门口燃着一盏烛火。
每次都是这样,若是自己没回来,她就会放一盏烛火,为了给自己照亮,担心脚下太黑。
胤禛心里一阵温暖,为了守护自己珍重的人,为了给她们更自由无拘束,不受他人掣肘的生活,胤禛想,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晚上躺在床上,他映着月光看正在熟睡的瑶仙,嫁给他近十年了,面容却未变分毫,肌肤依旧光滑,脸上还有一层细密的绒毛,看上去像未开脸的小丫头似的。
胤禛伸出手臂,将女人抱在怀里,沉甸甸的,让人内心踏实。
长宁也迷迷糊糊醒了一下,感觉到旁边有人,就熟练地窝在他怀里,语气含糊。
“才回来啊?”
他不自觉低声问道:“嗯,若我失败了,怎么办?”
这没头没脑的,但是胤禛知道,瑶仙一定听得懂。
长宁……她困死了,头脑还不清醒,就听见什么失败……
“不会的,你老牛逼了,就是要注意身体啊,少看奏折……会早死的啊……”
胤禛???
早死???
原来她这么担心自己的身体啊……还这么信任自己,胤禛觉得内心的那股闷气莫名其妙消散了,满心满眼都是怀里的女人,亲了亲她柔软的发心,闻着她的发香,轻声呢喃:“我不会辜负你的。”
一夜无梦
第二日晨起,长宁才听胤禛说了孟古青的事,不由得双眼发光,抚掌而笑:“孟古青真是好样的!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孟古青扫平蒙古!这才是大女主爽文啊!”
胤禛哑然失笑:“又胡说了,你还想写话本子?”
“怎么不行呢?这不就是之前春泥写的那本沈凤传吗?怎么样,我说的吧,谁说女子不如男。”说到这里,长宁略有得色。
“你瞧瞧咱们瑚图里,文治武功,哪里比其他男孩差了?”
这话倒是,胤禛觉得自家闺女简直就是满清格格的典范。
骑马射箭武功样样来得,现在已经和弘晏弘春他们不相上下了。
五岁能射兔,六岁能射狐,七岁能射鹿,现如今在庄子上也是天天练武,没有一天停歇……要不明天拿点大一些的猎物给她试试?
没准比孟古青还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呢?
闺女除了画画唱歌不行之外,诗书也很通。
上次胤禛考校弘昭和瑚图里的学问,问及如何看待小人,弘昭答:“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瑚图里却答:“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当时他就眼前一亮,他女儿这眼界确实非同一般。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他也不是思想腐朽之人,现如今孟古青的成功正是让他醍醐灌顶,女子若真有才学,何不一用?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男女何须顾忌。
若真有班固谢道韫之才,有妇好平阳之军功,那我大清就真的达到了人才济济,何愁不兴?
只不过,这一切,都要等他成功登基再说。
到那时,胤禛心想,自己一定会替皇阿玛守护好这大清的锦绣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富饶太平,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