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要会会他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诸葛亮隆瞬间愣住,手中的杯子险些滑落。
他一直以为张青在国外的大学完成了这项研究。
因为在他的认知中,国内的本科院校,包括清华北大,没有一所具备足够的设备和人才来协助张青完成可控核裂变的研究。
嘉陵科技大学?他从未听说过这所学校。
高怀德当然了解他的困惑,他初次听到这所学校时,同样惊讶不已,反应与诸葛亮隆无异。
“嘉陵科技大学是国内的一流一本高校。”高怀德解释说,“对了,现在它已经是211工程大学了。”
“一本……”
诸葛亮隆听得头皮发麻,一本高校是什么概念。
而且还是新晋的211,这211的称号恐怕是因张青的实验成果而获得的吧。
哪怕只是一所中专,若有学生能搞定可控核裂变,国家也会将其提升为211。
“他有哪个专家团队协助?”诸葛亮隆觉得喉咙发干。
“没有。”高怀德肯定地回答,“托卡马克装置是他独自制造的。”
诸葛亮隆感到自己不只是震惊,几乎要四分五裂。
在一所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本科院校,他独立研发出了托卡马克装置。
他一直以此为荣,能入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竞争。
然而他背后有庞大的专家团队和国家的充足资金支持。
而张青一无所有,却创造出托卡马克装置。
“我想见见他。”诸葛亮隆直截了当。
毕竟他是个不到四十的年轻人,做事仍有年轻人的锐气。
以他的地位,自然是张青来见他,而非他去见张青。
“我去请张总工程师过来。”赵局长主动提出。
诸葛隆继续与高怀德交谈,每提及张青的一桩事迹,他的眉心便紧蹙一分。
未经预演,竟敢直接于众多专家和媒体面前,成功启动装置?
接手一项败局已定的实验,短短月余,竟使行星引擎速度逼近四倍光速?
在诸葛隆心中,这些事如同传奇。 若非讲述者是北大校长高怀德,他早将其视为笑谈。
十多分钟后,赵局长空手而归,身边无人陪同。
“张工正在做实验……”赵局长苦笑。
未及开口,高怀德的呵斥已打断他:“谁准他做实验的?让他立刻回到病床上去!”
“谷教授劝不了他。”赵局长无奈道,“她说不让张工做实验,他可能会偷偷离开北大。”
诸葛隆看着赵局长,琢磨无论张青是卧病还是实验,为何人影都不见。
“张工说……”赵局长觉得接下来的话颇为尴尬,斟酌良久才道出口。
“他说与谷教授达成共识,每日只允许四小时实验,时间极为珍贵。”
“无暇接待访客,如果客人能等待,就等到他实验结束。”
“如若不能,只能自行去找他。”
诸葛隆闻言,情绪失控,几乎要捶桌而起。
好大的架子,要知道,他可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热门竞争者。
各国政要、学者专家,排队等候与诸葛隆会面,都需依其时间而行。
他因张青的实验报告惊叹不已,又闻张青病倒,才屈尊亲赴北大拜访。
结果连张青的面都没见到,却要自己去找他。
“呵,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啊。”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懂敬重前辈了吗?”
“科学家讲究德才兼备,人若德行不符,成就终有限。”
“不知这份胆识,是否匹配他的成就,我亲自去见他吧。”
说完,诸葛隆起身离去。
“张青的实验室距离这里颇远……”
高怀德正欲说带他过去,诸葛隆已走远。
高怀德从政多年,一眼看出诸葛隆动怒,怕他与张青起冲突,忙追了出去。
实验室中,张青正给雷雨和殷小春布置新任务。
袁飞并未到场,张青好奇问道:“袁飞怎么没来?”
“师父那边有任务,他脱不开身。”殷小春答道,“会有新人来协助您。”
“嗯。”张青递给殷小春一叠资料,“把这些数据整理成PPT交给我。”
接着,张青整理了那堆行李箱中的资料,挑选出三分之一,其余则放回箱内。
殷小春一怔:“这些不要了吗?”
“不行!”张青摇头否定,“我已经构思了新的策略,这些数据已失去时效,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计划。”
殷小春顿时愣住,不至于吧。请移步至app下载,获取最新章节内容
初次试验时,所有专家都为张青的成就欢呼,他却宣布实验并未达到预期。
第二次,殷小春亲眼见识到航天器超越了第四宇宙速度,直接在超空间轨道部署卫星,张青却宣布试验成功。
如今,他竟要推翻一切重来,张青究竟要把这项工程推向何等高度?
当前的挑战早已超越了多星发射的范畴。
察觉殷小春的疑惑,张青平静地说:“科学家最忌讳的就是安于现状,停滞不前。”
“劳伦斯在二十五岁便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然后便再无建树。”
“而居里夫人对科学的追求永不停歇,她先后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我们做研究,要有匠人的执着。”
殷小春深感敬佩,缓缓点头。
此刻,诸葛隆匆忙走进实验室。
谷若琳的研究室在北大的名气不小,他一路打听,顺利找到了这里。
平日需刷卡进入,但今天张青的实验尚未开始,殷小春忘了关门,于是诸葛隆就这么闯了进来。
实验室里人不少,他立刻注意到年龄最长的雷雨。
还没来得及跟雷雨交谈,张青就指示:“那位同学,麻烦你,把这些废物处理掉。”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