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巨擘30年 > 第133章 临江县的未来

我的书架

第133章 临江县的未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大学毕业后为何选择回来这里?以你的能力,应该能在外面有更好的发展吧?"
李景元说得没错,段亦瑶的能力足以在大城市找到更好的机会。
"亦瑶是咱县的人,她回来是为了建设家乡。
"
柳红莲对此也感到诧异,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渴望往外闯,很少有人毕业后愿意回到家乡。
段亦瑶听到这话,羞涩地垂下了头,看得出她性格内向。
然而,段亦瑶的选择让李景元深感敬佩。
他设想了许多原因,却没料到她是自愿回家乡的。
"既然如此,内衣设计就交给你了。
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我,只要条件允许,我会尽力满足。
此外,内衣工厂的设计部门由你全权负责,无论你作出何种决策,我都会全力支持。
"
既然选择信任段亦瑶,李景元便会毫无保留,赋予她应有的权力,以便她能充分发挥潜力。
段亦瑶显然没想到李景元会如此信任她,毕竟这是他们初次见面。
李景元对段亦瑶的实际能力一无所知,他对段亦瑶的所有认知都源于柳红莲的描述。
即便如此,李景元依然选择信任段亦瑶,这给了段亦瑶极大的震撼。
"李老板,请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接下来…"
段亦瑶心中仍有些忐忑,她本打算向李景元许下承诺,但话到嘴边却结结巴巴,最终什么都没能说出口。
李景元淡然一笑,摆手示意她不必多言。
“放手去做吧,我会全力支持你的。

直到告别的时刻,段亦瑶依旧心神不宁。
“你在想什么呢,丫头?我说过的吧,李老板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和那些只知剥削的老板不同,跟着他工作会很舒心。
他是个真正关心员工的领导。

柳红莲和段亦瑶交情深厚,既是同事又是密友。
在柳红莲面前,段亦瑶显得更为自在,甚至跟她开了个玩笑。
“红莲姐,你不会是看上李老板了吧?我看你望他的眼神有点不对劲呢。

柳红莲听了段亦瑶的话,顿时紧张起来。
“你这丫头乱说什么呢?”
瞪了她一眼,两人嬉笑追逐起来。
……
年终将近,各方都忙碌紧张。
除了李景元的企业,官方也在盘点一年的成果。
赫连博他们已经召开了多次会议。
华夏人有个习俗,会在新年来临前总结过去一年的收获,并规划下一年的发展。
新年对华夏的意义重大,这也是一方面原因。
当然,其中也包含了不少传统元素。
今天是赫连博主持的第三次会议,召集人是临江县的县长。
临江县的县长能力出众,大学毕业,又是本地人。
在他的领导下,临江县发展迅速,问题不大。
此外,他对临江县的民生发展特别重视。
临江县除了霍龙的服装厂,还有数十家大大小小的服装厂,霍龙的规模最大,周深的也不小。
这么多服装厂的存在,是因为临江县是棉花的主要产地,大部分农田种植棉花。
既能自产自销,又能销往全国。
另外,还有些人养蚕,蚕丝也是重要的制衣原料。
因此,众多服装厂应运而生,临江县的自然环境对它们格外有利。
因此,临江县的服装厂众多,大多依赖本地的棉花和蚕丝生产衣物。
这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这些服装厂提供了便利。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临江县官方也积极欢迎这些服装厂,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否则它们不可能如此顺利。
这次县长召开会议,就是为了这些服装厂。
“临江县的服装厂不少,但各自为政,发展速度并不快。
据我观察,今年许多服装厂的库存积压严重,多数厂子没有采取变革,只有霍龙在年底重新设计了款式,才清空了仓库里的存货。

霍龙服装厂的新设计在临江县颇受欢迎,就连县长也有所耳闻,还特意关注过此事。
当他的发言响起,众人顿时严肃对待,他们都能察觉,县令显然已胸有成竹,否则绝不会轻言此事。
果然,紧接着,服装厂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
“这些制衣工坊过于分散,加之先前一些宽松的政策,导致许多不具备实力的小厂如春笋般涌现。
我观察后认为,这对临江县的长远发展并无裨益。
今年结束后,我们必须淘汰一批,集中资源全力支持那些核心的制衣厂,如此方能最大化地推动临江县的利益。

县令的话落,赫连博与周洪明交换了一个眼神,此事对李景元至关重要,他们得尽早提醒。
此事并非机密,透露给李景元只是为了让他早作打算,绝不会影响临江县的全局。
况且,李景元的制衣厂已是临江县规模最大的,提前告知也是情理之中。
接着,县令又宣布了几项决策,全与制衣厂息息相关。
显然,临江县即将迎来一场重大变革。
关键在于,必须剔除一部分无法生存的制衣厂,否则只会白白消耗宝贵的资源。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