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零军嫂,雪域高原种菜忙 > 第267章 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我的书架

第267章 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67章 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郭卫东,你们跑哪儿去了?”王老师总算找到这几个孩子,一放学人就不见了。
“王老师,我们到大棚找罗小雅玩。”郭卫东回道。
“作业做了吗?”王老师问。
“做了!”郭卫东认真回道。
“回寝室把书包放了,一会儿吃晚饭。”王老师见状没再说啥。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要比高年级的孩子费心些,每天的作业都要催促着,倒是郭卫东几个孩子乖巧,每天都自觉完成。
“好的,老师!”几个孩子回寝室。
“杨老、唐老,晚饭后还要辛苦两位给大家讲讲课!”钱多多陪着两位专家慢慢回招待所。
小丫头闷闷不乐趴在妈妈肩头,刚才被郭卫东批评,还跟妈妈告了状。
“辛苦啥!很荣幸能为部队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两位专家笑呵呵的。
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弄大棚,士气高涨,两人心中也充满了豪情。
“叭叭!”身后传来喇叭声。
钱多多回头,一辆军车停住,司机冲着钱多多笑:“钱老师!”
“咦,是你们!”钱多多惊喜,一零一团的运输车。
“钱老师!”车后面下来一帮军嫂,是张姐、崔大姐、小苏等人。
“哎呀,你们怎么来啦?”钱多多实在太意外。
“这不,小孩子在师部读书,离家近么,大家每半个月来一趟,给孩子换洗床单被套啥的,顺便看看孩子!”张姐道。
“就是,这还是你出的主意呢!”崔大姐大嗓门,“咱们就一起邀约着过来,来了几次,还想去临芝看你!你家老罗高升了,再见你不容易,不想在这里碰到你!”
得知罗盛勇调到师部作训科,军嫂们遗憾不能给钱多多告别饯行,想着要不顺道去临芝看一看。
所以这次人来的很齐,除了守服务社的孙姐、罗姐走不了,能来的都来了。
“啥高升不高升的,都是革命工作!”钱多多要被崔大姐的大嗓门打败。
人还没到任,在师部这么张扬好吗?
一个副团职在师部根本算不得什么,嘚瑟张狂很让人反感。
“呵呵,俺们是替你高兴!男人出息,当老婆的也脸上有光,不是说那啥夫怎么贵了,然后妻子光荣?”
崔大姐也意识到自己嗓门太大,令人侧目,不好意思道。
“好啦,崔小芳,那叫夫贵妻荣!你呀…”张姐无奈笑笑,这个崔小芳话最多。
“俺看到钱老师高兴,一高兴就乱说话,钱老师,别介意啊,俺就一大老粗,没啥文化,胡咧咧。”
崔大姐忙道歉。
众人一阵哄笑,嘻嘻哈哈道:“崔小芳,吃了没文化的亏吧?”
“罗小雅,怎么不喊人?”众人逗小丫头。
“张阿姨、崔阿姨、苏阿姨…”小丫头挨着喊人,但兴致不高。
“哟,小雅是咋啦?谁惹你不高兴啦?”崔大姐笑着问。
罗小雅看一眼崔大姐,“郭大娃!”
“嘎!”崔大姐愣住,“大娃欺负你啦?”
“没有!”小丫头想了想后摇头。
“那是咋啦?跟阿姨说,阿姨去收拾他!”崔大姐哄道。
“唉,算了!这是我们孩子间的事儿,大人就别掺和了!”
有了崔大姐这句话,郁闷了好一阵的小丫头突然觉得气消了。
本来郭卫东是为她好,虽然方式不太恰当。
“哈哈!行,那阿姨就不掺和!”崔大姐被逗笑。
这孩子咋整得跟个大人一样。
“临芝那边怎么样了?”张姐拉着钱多多的手问。
“临芝那边大棚已经建成,种了不少蔬菜,还有果苗!”钱多多笑言。
“真的?那你回来是来教我们的?”崔大姐问。
“是啊,这是农科院的杨老、唐老,特意请来教大家科学种菜、种果树!”钱多多给大家介绍杨老、唐老。
“杨老好、唐老好!”军嫂们热情打招呼。
“各位军嫂同志好!”两位专家被军嫂们热情包围着。
“太好了,看来咱们来的真及时!”军嫂们欢喜道,“啥时候上课?”
“一会儿晚饭后,就在学校一楼教室,你们一定要来!学会了,回去种上西瓜、草莓,下半年就能吃上!”
“哇!真弄来草莓啦?乖乖!”大家好激动,看钱多多的眼神全是崇拜。
传说中的草莓耶,终于要吃到了,在这雪域高原吃自己种的草莓,那种感觉不是一般的爽。
“当然,唐老是研究水果的专家,学会了,以后不单是大棚,你们的小菜园子也能种,冬天用盆子在屋里种,再冷的天也能吃上水果。”
“哎呀,钱老师,这么金贵的东西,我们真的可以在家里种?”
“当然可以呀!你要是担心屋里的温度不够,那就放到大棚里!”钱多多出主意。
“大棚里?嗯,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军嫂们纷纷点头,“不过,现在的大棚烂得厉害!冬天能不能保温啊?”
“对啊,钱老师,你是不知道,这开春后,草席全沤烂,只能扔了,那些薄膜也坏了。”崔大姐郁闷道。
“别担心,现在我们建新式大棚,砖墙加钢化玻璃,以后也不用担心野兔、岩羊来,保温效果特别好!”
“啊,真的?”军嫂们惊喜连连。
“嗯,师部的大棚今天开工,你们这几天除了听课,还要学学怎么实作,正好这里也差人手!你们就当免费劳动力吧!”钱多多笑道。
“没问题!我们呀学会了,比二团三团都跑得快!让一团的战士们最先吃上!哈哈!”军嫂们热烈道。
师部的军嫂们都认得一团的军嫂,见她们围着钱多多的亲热劲儿,可见钱多多的人缘有多好!
师部的军嫂们也希望钱多多跟她们也这么亲近。
“要开饭了,我们先到宿舍把孩子的衣物换了,一会儿食堂见。”张姐见饭点儿快到了。
“对啊,差点儿忘了这茬儿!”崔大姐笑道。
军嫂们说笑着到宿舍找各自的孩子。
二团、三团的孩子看着一团的家长又来了,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二团、三团离这里太远,五六天的路程,自家大人来一趟不容易,还不如一学期完了自己回去。
张姐她们把干净的床单被套换上,脏了的床单被套、脏衣服裹成一大包,扛到招待所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