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 > 第118章 天下大变

我的书架

第118章 天下大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张须陀因为上一次攻击瓦岗寨的失败,而被朝臣们攻击。
然后又因为单应天去了洛阳,他着急相见,私自回京,犯下了过错,所以就赋闲在家了。
杨广北征,带走了大批能臣武将。
朝中无人之际。
太子杨昭也只能再次启用张须陀,命令他带领五万大军,征讨瓦岗寨,以求解决杨玄感和李密。
张须陀欣然领命。
但单应天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张须陀这一次,怕是难逃一劫了。
即便单应天这一次可以救下他,也依旧无法改变他的最终结局。
因为他对大隋太忠心了。
也注定会成为大隋覆灭的陪葬品。
不过,让单应天奇怪的是,纵然杨广遭遇危险,也没有派人过来向自己这个唐王求援。
或许也是因为关外的这场雪实在是太大,杨广也知道无法从辽东调兵过去。
既然如此,单应天也落得清闲。
现在积雪还有一人多高。
天寒地冻,别说车马了,就是人都走不了。
行军打仗,更不可能。
又与群臣聊了一会天下局势,众人也就散去了。
冬暖阁里暖若晚春。
单应天身强体壮,处理了一会公务,便感觉有些闷热。
刚脱下外套。
玉漱便端着一碗参汤而来。
“大王,您也累了吧,先喝点汤,补补身体。”
单应天一笑,倒也接过了汤碗,但却也将玉漱的手给一同握住,顺势带入了自己的怀中。
“本王的身体强壮着呢,哪里用得着它?”
玉漱面露娇羞,腾出手,抱住了单应天的腰:“奴婢当然知道大王的强大。”
见她这般欲拒还应的样子,单应天将汤碗就放在了桌子上。
虽然现在是寒冬季节,但这里却很暖和,玉漱也只是穿了一件薄薄的长裙。
那丰腴的身材,紧贴在单应天的身上,单应天哪里能承受。
感受着不一样的丝滑。
单应天勾住了她那圆润的下巴:“怎么?想本王了?”
玉漱脸颊绯红,却还是点了点头,发出了低若蚊吟的声音:“嗯!”
她的双臂,越发紧抱单应天。
单应天一笑,便将玉漱给抱了起来。
来到了里间屋的炕上。
自然是好一番的云和雨。
……
年关已经到来。
围困雁门关三个月的突厥兵,依旧在与靠山王杨林、太原李渊、幽州罗艺的兵马激战。
起初,双方打得有来有回。
直到李元霸出现,携带双锤,大杀四方,三锤砸死突厥战神沙图射。
又接连捶死十八员突厥猛将之后。
突厥才被吓破了胆,不敢再挑衅隋军。
随后,杨广又派宇文成都,深夜偷袭突厥大营。
宇文成都不辱使命,突厥大军这才大败而归。
杨广也随之脱困。
虽然杨广有心再战,但文武大臣们却如同那惊弓之鸟,纷纷请求杨广早日回朝。
再加上洛阳那边,也有不好的消息传来,杨广只好退兵。
这一战,双方都损失很大。
虽然大隋打败了突厥,但并没有给他们造成致命一击。
这帮家伙,也因为大雪覆盖草原,而无家可归。
虽然放弃了对雁门关的争夺,却并没有离开大隋国土,而是转向了西边的陕甘地区。
杨广只能命令李渊父子带兵进行围堵,全权负责北方事宜。
好不容易即将抵达洛阳。
杨广又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奉太子命令,带兵攻击杨玄感和李密的张须陀,居然兵败战死。
被瓦岗寨的叛军,斩杀在了荥阳城外。
李密更是顺势拿下了荥阳。
大军直逼洛阳。
……
隋军大营。
杨广接到一份份战报,怒不可遏。
“嘭!”
他将奏折摔在了地上:“可恶,杨玄感该死,那李密更该死,朕当初就不应该念及蒲山公的旧情,应该当场就将李密千刀万剐。”
靠山王杨林道:“陛下,这天下可没有后悔的药,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赶回洛阳吧,一旦洛阳失守,大隋江山也将会动摇。”
“现在,洛阳那边,谁在负责防御?”
“兵部员外郎王世充负责。”
“开拔吧,加快行军。”
“是!”
十天之后。
当杨广率大军,抵达洛阳之后,方才知晓,原来攻打洛阳的杨玄感,已经退兵了。
组织这场防御战的,正是王世充。
这也让杨广对王世充也刮目相看起来。
封官进爵,自然是少不了了。
只是,福祸相依。
因为连日操劳,再加上担心洛阳被杨玄感攻破,太子杨昭无法承受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一病不起。
杨广加以看望,请名医医治,倒也没有太在意。
随后又命令靠山王杨林,带兵继续围剿杨玄感和李密。
大业六年(610年),也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好不容易过了个新年,太子的病情持续恶化,不久,便撒手人寰。

白发人送黑发人,杨广的心情可想而知。
好在他的子孙也足够多,郁闷了几天之后,便将伤心之事抛之脑后。
整日饮酒,在宫中美人的身上寻找乐趣,已经斗志全无。
暖春到来。
北方的雪,终于开始融化。
杨广终于得到了一件让他开心的事情。
让他期待已久的大运河,全线贯通了。
杨广也立即传旨下去,建造龙船。
打算开春之后,便携带各院美人,游历江南。
不得不说,杨广这是自己找死了。
北方还有突厥大军肆掠,十室九空,百姓们刚刚建成大运河,又被继续征调,帮助朝廷建造巨型龙船。
负担压垮了百姓们的身体,却也激起了他们反抗暴政的心。
孟海公在山东曹县率众起义,自称宋义王。
其部下,几乎都是挖运河的民夫。
不久之后。
原本被解除兵权的原山东节度使唐璧,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回到了山东。
在孟海公起义之后,他也召集旧部,也造反了。
不但杀了新任的山东节度使,还在三天时间之内,连破五城,迅速拿下了山东的首府济南城。
自称济南王。
山东那边,也因为二王的存在,彻底乱了。
这也让其余一些有野心的人,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前面可是单应天这个混世魔王当榜样的。
哪怕造反不成,说不定也能被朝廷招安,混一个国王来当。
没看到人家单应天现在坐拥辽东和海外万里之地,成为大隋之下头号封王吗?
如此丰厚的回报,也让很多人愿意去赌一把。
开始暗中招兵买马,随时准备造反起义。
再说靠山王杨林这边。
经过几番大战。
终于击败了杨玄感和李密的大军。
并且成功夺回了瓦岗寨。
但他并没有将杨玄感和李密抓住,反倒是让他们逃入了北边的太行山。
看着这个经历多次战争创伤的瓦岗寨,杨林感慨的同时,也很是恼怒。
若没有这座城,大隋岂会沦落到这般境地?
当即就下令,火烧瓦岗。
他要将这座城,彻底摧毁。
第二天,他便带领几万大军,继续追击杨玄感和李密的残兵。
很快,杨林的大军,也进入了太行山。
正搜寻叛军之际,前方密林之中,突然响起了铜锣之声。
杨玄感、李密,以及一个紫面大汉,拦住了杨林的去路。
四周的山体之上,也出现了诸多义军。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