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出发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苏校长去去了县里的学校办事,顺便问了一下,县里差不多有十来个考上了小中专,去省上的也就三个人。
苏校长拜托了县中的教导主任王主任,看能不能安排的让几个孩子一起走省上,毕竟路程比较远,几个孩子搭伴也能照顾一下 。
考上省上学校的三个孩子都是县城的人,基本一家有一个大人陪着去,不过因为县中的教导主任在县城大小也算个任务,他们家里还有其他上学的孩子。王主任试探着提了之后,那几家家长就同意一起走,毕竟能考上小中专的孩子也都是千里挑一的孩子,说不准这些都是孩子们将来的人脉。
出行的事情解决了,猫蛋松了一口气。她出行的日子是9月1号,差不多九月三号能到省上。柴淑女自从通知下来,就一直在做鞋子和衣服,布鞋,周围的人都在穿,很多女孩子还穿带颜色的。猫蛋只要了黑色的、蓝色和黄色的,有这三双鞋,春夏秋冬都可以应付。
黄色的不知道是谁给的一布头,正好能给猫蛋做一双亮色的鞋。柴淑女也准备了两身替换的土布衣服,再也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好准备的了。路上吃的大饼子是用的死面饼子,这样能放的时间长一些,路上就能少花点钱,一分一毫都是要省的。
王二平把猫蛋头一天先送到了县上,住的还是第一次看病时候的招待所,那会招待所的服务员王萍给猫蛋洗了个澡,把她安顿在服务员的宿舍,她免费蹭了一晚住宿,还得了一件小背心,被二猫当做了裙子穿。
王萍其实对猫蛋没有啥印象了。王萍每天在招待所见那么多人,男女老少,她又是个热心肠,多少人都受过她的帮助。王二平这次还是睡的大通铺,猫蛋睡的也是女人的大通铺。
他们订了房间之后,猫蛋才上前和王萍打了招呼,“萍姨,你还认得我不,大前年我来县上陪我爹看病,就住在你们招待所,您当时对我特别好,给我洗了澡,还给了我一件背心。”
王萍看了一下面前的小姑娘,黑红的脸蛋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她端详半天但是并不记得了,不过她不会让任何一句话掉在地上。“小姑娘,原来是你啊,没事的,阿姨也没做什么事情。 ”
“你这次来县里干什么呀?”
“我去市里上学,今天和县里的同学一起汇合,明天一起走。 ”
王萍看了一下眼前的小姑娘,看着好像不大的样子,刚上初中的样子,难道她看错了,难道她估计错了。 “姑娘你多大啊,怎么这会去市里读书?”
“我今年11岁,去省里读小中专。”猫蛋想着这是帮了自己的人,所以她也没有隐瞒。
“那挺好的。”王萍孩子都小,她没有仔细算14岁读几年级,所以也并没有惊讶。
猫蛋有点讶异,不过不用再解释一遍也是挺好的。 二人寒暄了几句,也各自散了。
第二天一早,猫蛋和王二平早早到了县中门口,问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正好那几家也到了。
三个孩子都比猫蛋大几岁,差不多都十五岁左右,几个大人一寒暄,知道猫蛋岁数这么小,都跟王二平聊起来。王二平也喜欢聊这个话题,猫蛋跳级学习,而且学得这么好说出去很有面子的。
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张晓明和王雨盛都是石油化工学院的,这个也正好是王子月考虑的学校,还有一个男孩叫王旭东,不过他选的是师专,将来准备当老师。几人短暂地聊了几句后,就到了路边等车,王旭东的爸爸,对了,他们都叫爸爸,比王子月的叫法洋气一些。
王旭东爸爸单位今天有去市上的拖拉机,王旭东跟说好了,一人交个一块五,就能把他们带到市里去,路不太好走。张晓明的姑姑在市里,他们到了在张晓明姑姑家打一下地铺,第二天一早就坐班车去省里。
王二平听了半天,连忙谢了又谢,问了这几家的位置,记下了准备下次到县城的时候送点东西给人家,以后估计少不了麻烦人家。
拖拉机“突突”冒烟停在了几人面前,没说几句话就要走了。王子月突然有点害怕,不过上了拖拉机几人挤着坐好,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话,拖拉机就突突地走了。
在县里又停了几次,又上了一些人,拖拉机塞的满满的,大家都习以为常,然后就向城外的道路走去,一路上有上坡,有下洼,路上黄土飞扬,每个人都被黄土和煤灰弄的灰头土脸。
有时候坡比较陡,大家都下车,女的走路,男的推拖拉机,大家没有抱怨,反而觉得能坐上拖拉机很不错,最起码不用走很长时间,拖拉机司机也神气的很,停下修整的时候,总有人凑过去给司机敬烟,点烟,一堆人围着司机,司机讲着他们之前拉货的见闻,讲的唾沫横飞。
不过等进了下一个县境内,就有几个男人站在后面的地方,每人手上拿着一把锹,司机也基本上不停歇,中间基本没有休息,不像在自家县境内那样放松,毕竟在一个县内,七拐八拐都有认识的人。
王子月站在一个大娘身边,旁边是相跟的几个同学,看到路边有人张望着,直直地盯着他们。这个时代太穷了。幸亏他们是白天走路,晚上的话也是凶险的很。那几个拿锹后面放风的人是不用掏钱的。
毕竟这个工作一般人做不了,只要有人扒车,就要一锹拍下去。 司机既能赚点路费,人多也能有威慑力。这也是那个司机看着有匪气的原因。
等到了市里的时候,天已经基本黑了。司机把他们几人都放在主街,几人都准备在街上吃了再去张晓明姑姑家,张晓明爸爸把他们安排的妥妥的,每人都买了几个饼子,再跟他到妹妹家喝点热汤。众人吃的舒服,妹妹家也不用太破费。
没有人舍得多花钱,县上的人经济条件好一些,出门在外能省则省,这样又能少花钱,又不会被人盯上。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