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人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王子月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完全的自立,柴淑女对她有怜爱之心,王二平这个父亲为了保持自己提前躺平的生活,是不惜牺牲子女利益的。
王子月没有金手指,也没有力大无比,和父母发生较大矛盾的时候,村里人或者说整个社会的人基本站在父母的一边,所以能化解矛盾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王子月刚进村的那种悠闲的心思再也找不到。她心里充满了危机感,这个时代她目前所有的一切都岌岌可危,她只能不断努力,直到有一天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不会轻易为别人左右。
王子月不仅给哥哥狗蛋补课,也给文香和文慧补课,也给王立民补课。这个不是王子月去叫的,狗蛋补课的事情王立民知道了,他让狗蛋问一下王子月,王子月也同意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王二顺夫妻俩人,还有村长看见她都很客气。张月女专门还叫她过去家里吃饭,村长老婆也给自家送了点莜面过来。
除此之外的时间,她不断看着医书,总共带了五本书,等到要返回学校之前,里面的知识她基本上都记住了。
在她的带领下,二猫二狗也受了影响,二猫开始预习下一年级的课程,这种氛围总归是不错的。
过年还是一如既往的简陋,虽然王子月不需要家里花钱,还能给家里贴一部分,但是四个孩子和两个大人要在这个年代吃饱饭,只靠一个女人是比较艰难的。
算了,有时候只能安慰自己,不出去乱花钱就可以了,自己现在刚满12岁,帮父母的力量也有限。
村里的人还是冬天还是以猫冬为主,除了几个新嫁过来的小媳妇,整个山村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不过柴大舅一家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他们家儿子多,入冬之前就挖了三孔窑洞,预备将来大儿子跟他们一起住,剩下的三个儿子分出去住。
表哥柴再再成亲了,柴再再本来想找个家资好的,不过没有如愿,之后立定了主意,如果家庭条件没那么好的话,一定要找个勤快的姑娘。不过最后成亲的对象还跟柴又又有点缘由。
柴再再找的姑娘是鸡鸣梁的,就是之前要招赘的余家姑娘余花娥,桂清嫂之前给柴又又说亲的时候联系上了。
不过柴又又就跟杨彩环看对眼了,桂清嫂都没有在余花娥面前提柴又又。
余花娥家庭条件一般甚至有点差,鸡鸣梁在三河乡又比较偏,都是山地,也没有什么水地,所以入赘的人条件更差,歪瓜裂枣的,岁数很大的,甚至还有身有残疾的。
余花娥越来越灰心,破罐子破摔都想随便找个入赘的人。余爹余妈看着女儿这样心下也是十分难受,是他们老两口拖累了女儿。
桂清嫂瞅准机会,和余家爹妈好好聊了一场。别人不知道聊了什么,只不过自那之后,余花娥就从招赘变成了嫁人,条件是如果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要改姓余,继承老余家的香火。
如果一个儿子,也不强求,女儿过继一个也可以。柴再再属于找对象比较积极的人,去见桂清嫂的时候,听说了这个事情。柴又又说亲的时候,说过这个姑娘的情况。
他一听不招赘了,只要过继出一个儿子就可以。这么好的事情可不能错过,首先他们家生儿子比较多,他将来估计也生儿子多。而不用入赘的情况下,老丈人和丈母娘一心为女婿,这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将来养老送终在农村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估计是余花娥自己伺候。柴再再越想越觉得这是绝顶的好事,立马求桂清嫂给自己做这个媒。
柴大军夫妻也不反对,毕竟柴又又没跟余花娥见过面,也没有真正说亲,不碍事。柴又又自己肯定也不会提,柴又又刚抱上一个胖儿子,心里正美呢。
别人也给余花娥介绍了几个,不过都对给余家两老养老的事情很是斤斤计较。连续介绍的几个都不欢而散。
桂清嫂一说柴再再同意生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可以姓余;而且柴再再同意给余家两老养老,余家一听这后生这么好说话,就愿意了几分。
桂清嫂安排柴再再来鸡鸣梁见面,柴再再穿着二哥赞助的一身衣服,拎了一小条五花肉,头发上抹了水压的服服帖帖,自觉很是精神立整。
虽然柴再再的发型搞笑,不过余花娥应该是看上了,因为她一见柴再再就笑了。柴再再发现自己更喜欢这个媳妇了,因为余花娥长的好看。余母只生了一个女儿,余父仍然不离不弃,没有任何怨言未必没有余母长的好看的原因。
余花娥虽然没有完全遗传余母的美貌,不过还是比一般姑娘好看。
见面很成功,两下都同意,也都不年轻了,二十大几了,很快就定了婚期。据说柴再再很用心,他专门跑去县城买了红纸,又磨着自己爹妈给余花娥也从头到脚穿了一身新衣服。
据参加婚礼的二猫说,新窑洞刷的雪白,还打了几件家具,被子也有两床,比一般人家娶亲用心多了。

余家本来不要彩礼的,柴再再要求一定要彩礼。他想得很透彻,余家就一个闺女,将来这钱还是花在余花娥身上,这彩礼不是给老丈人的,反而是给自己家的。
柴大军看三儿子整天磨着要钱,不是给自己的小家要钱,就是给老丈人家要钱,他感觉有点不太对,这个儿子是不是也是为别人养的。
这感觉不能说错,柴再再觉得自家爹娘有五个儿子,他只能分到五分之一的爹妈。而丈人丈母将来要靠自己养老,绝大部分心思肯定在他们这个小家上。
最后柴大军家给了余家五十块钱的彩礼钱,比现在的行情稍微便宜点,毕竟余家还有一些附加条件。
余家当时就给陪嫁了很多东西,本来不想刚开始就给那么多的,不过柴再再在自己窑洞旁边又挖了一个窑洞,跟余父余母表示,如果想住到柴家沟也是可以的,房子都准备好了。余家三口子很是领情,觉得真是找对人了。
虽然他们不会去住,毕竟两人还不到五十岁,住在鸡鸣梁有地要种,离养老还早着呢。
柴再再娶亲风风光光,老丈人把彩礼钱让闺女带回去。小家庭的存款一下子就厚了起来,柴再再成亲没有打任何饥荒,反而一下子小有家底。
边丽娥对妯娌进门不反对,不过柴再再因为这个成亲问老两口使劲要钱,让她心里很不爽,她都遇见过两次。不过她在柴家也算是新媳妇,还不到三年,不敢明着表示反对,只是每天在柴易易面前嘀咕。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