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工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秋月取出的默牌,在李培恩眼中与他所知的麻将并无二致。只是古代的万饼条换成了文钱、索子、万贯。但基本玩法大致相同。
默牌共计六十张,四人参与,每人握十张。只要凑够三组对子加一对,就算获胜。了解规则后,李培恩上手迅速,几局下来,已让几位女士连连败北,直到她们脸颊贴满纸条,他才罢手。
众人在炉火旁嬉笑片刻,外面的爆竹声渐起,提示已是深夜三更。她们连忙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移到庭院燃放。
鞭炮声停歇,三位女士立即奔向厨房,端出前一天准备好的菜肴。这顿饭是当地的习俗,被称为隔年饭,寓意新的一年里,每天都有丰盛的食物。
在全城热闹的敲击声、鞭炮声、爆竹声中,李培恩与三位女士享用完这顿隔年饭。随后,他们一直等到天亮,各自回房短暂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李培恩过得轻松惬意。除了每日陪伴三位女士欢度佳节,他还去拜访了王承恩,算是拜个年。之后又在家接待了前来拜年的方泽和方广。
这种悠闲的日子,在正月初七之后便戛然而止。
尽管按当今的习俗,年节应延续至元宵才算终结。
然而,李培恩已无法等待那么久。
城外数万难民每日都在期盼着口粮。
他拖延一日,日后粮食短缺的问题就更严重一分。
因此,他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实际上,早在大年初三,方广来府上拜年时,
方广就提过,许寿等人原先储存在城外的粮食,
那些粮食已全部分发给了难民。
再不尽快迁移难民,就得筹备粮食运往城外,预备下一轮救济了。
既然如此,李培恩自然不再耽搁,
直接致函刘骥,要求他尽快筹集约定的资金和粮食以供开支。
刘骥看到盖有“大明皇家海务司”印章的信函,
也不由得头疼起来。
正值春节期间,城内许多绅士已离城回乡,
他此刻该从何处为李培恩凑集这笔钱粮呢?
然而,不筹集又不行。
暂且不论他现在求助于李培恩转移难民,
单是李培恩手中那把象征皇权的尚方宝剑,
就足以让他不得不谨慎应对。
否则,若激怒了李培恩,想起仍在狱中的沈周,
刘骥心中便一阵寒意。
但李培恩并不考虑这些。
公函发出,所需的钱粮数目已通知刘骥。
无论刘骥何时能筹措到,这笔钱粮最终必须交到李培恩手中,此事才算解决。
李培恩这边,早已按照最初的计划,
五艘巨大的船只已在常州府东的水门外集结完毕,
只待许寿清点出一批难民,便可起航。
事实上,李培恩这段时间过得安逸,
而许寿却奔波得脚上磨出了泡,口舌也疲于说服。
幸运的是,经过他的努力推广,
大多数难民如今相信,只要年节一过,朝廷就会将他们迁往南方并分配土地。
因此,得知前往南方的大船抵达后,
大多数难民的情绪颇为振奋。
许多人询问何时启程。
然而,这几艘大船的首航能搭载的人并不多。
首要任务是运送李培恩从郑家抄来的粮食,
以及难民进城劫掠后存放在城内的粮食先行出发。
否则,仅凭几万难民,
到达目的地可能连树皮都不够分。
按照李培恩的规划,大船一靠岸,
许寿立即清点了第一批五百人。
这五百人都是身强力壮的壮年男子。
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承担起运输粮食的艰巨任务。
许寿统计好人数,带领一支壮观的队伍来到了城东的水门。
李培恩早已在此恭候他们。
待众人集结完毕,李培恩站在略微泥泞的水兵训练场上,凝视着面前这群身强力壮的男子,清了清喉咙,大声宣布:
“首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名叫李培恩,往后你们都将由我指挥。”
“因此,在此之前,我得向你们阐明我的原则。”
“我希望你们用心倾听,铭记于心。”
李培恩稍作停顿,给众人一点消化时间,接着继续:
“第一条,你们将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与人之间……”
显而易见,李培恩的这些言论并未完全被台下的壮汉们理解。
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协作,更别提平等的含义了。
尽管他们困惑不解,李培恩仍坚持讲解,因为他相信只有反复讲解,他们才可能领悟,有可能理解。
只有当这些人真正行动起来,那些令李培恩反感的封建礼教才会彻底失去根基。
说完心里的话,看着台下一脸迷茫的面孔,李培恩不禁苦笑:
“好吧,我知道你们许多人还没搞清楚。”
“那我换个简单的说法。”
“从今天开始,只要你们完成了劳动,就会获得工分。”
“有了工分,你们就能换取所需的一切。”
“无论是粮食、肉类、银钱,甚至土地。”
“只要是你渴望的,都能通过工分来换取。”
李培恩的这几句话一出,训练场上立刻喧嚣起来。
比起空洞的团结互助,能换取一切的工分显然更能触动这些人的心弦。
看着他们在场上热烈讨论,李培恩没有打断。
他静静地等待他们讨论完毕,才开口问道:
“如果你们还有任何疑问,现在可以向我提问。”
“我会尽量帮你们解答清楚。”

sitemap